金庸江湖 金庸江湖
  • 首页
  • 金庸其人
    • 金庸简介
    • 金庸影像
    • 金庸讲谈
    • 金庸事辑
    • 天涯思金
  • 金庸解读
    • 金典常谈
    • 江湖群侠
    • 情为何物
    • 博识金庸
    • 趣味金庸
  • 金庸版本
    • 版上钉钉
    • 金庸图书馆
  • 金庸影视
    • 观影谈金
  • 社评里的金庸
  • 地图
  • 琅嬛
  • 1

悼陈毅赞周公思罗素——核裤之争作结

牛阿曾
2025-09-24 20:20:04

今年是核爆六十周年,网上又“清算”起金庸来。“宁要裤子,不要核子”的旧日言论俨然成了他一生“污点”,不时有人翻检出来,揭批他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的老底,要将这个不懂大局的幼稚文人打倒在地,再踏上一只脚,叫他不得翻身。

“核子与裤子”之争极具争议,但人们对事件的认知,主要基于1963年10月至1964年12月间的金庸社评,陈芝麻烂谷子,翻来覆去,至今已觉不新鲜。

1972年,陈毅逝世,美苏又达成控核协议,引起金庸对“核子与裤子”事件的追忆,他陆续撰写了多篇社评。笔者选取三篇,以补史实。这三篇社评是处于“新境”的金庸,叙述对“旧事”的看法。庶几可使我们对六十年前那场论争,拓宽些许视野。

一

金庸在1972年1月12日悼念陈毅的明报社评《性格豪爽,倒林有功》里写道:

中共著名军人陈毅于一月六日以肠癌逝世,终年七十一岁。

陈毅性格豪爽,心直口快,在中共政要中是一个很得人望之人。……。据识得他的人说,陈毅直言无忌,颇有江湖好汉之风,容易与人推心置腹,因而深得部属的钦服。……。

他有过“宁要核子,不要裤子”的名言。公平的说,这是陈毅对赫鲁晓夫反唇相讥的气话。

赫鲁晓夫讽刺中共,说中国有些人连裤子也没得穿,却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去发展核子武器。陈毅就说,没有裤子又怎样?就算不穿裤子,也要造原子弹,跟你苏联较量一个高下。(说不定还骂一句粗口:“他妈的,老子不穿裤子,也要造原子弹干你老赫这龟儿。”)所谓“裤子与核子”,只是一种比喻,完全等于西方人所说的“大炮与牛油”。施行“大炮政策”的国家,并不是说该国的人民就没有牛油吃,陈毅所说“宁要核子”,当然也不是说中国有人没有裤子穿。有些人故意将他这句话作歪曲的解释,我们以为是不公平的。但也不必否认陈毅说过这句话。在中共文化大革命期间,陈毅惨遭红卫兵小将斗争,本报社评曾对他赞扬,也为他“核子裤子”这句话作过说明。

“核子与裤子”之争源于1963年10月28日,陈毅会见日本记者团,讲的一番话:“帝修反有原子弹、核子弹,了不起吗?他们如此欺侮我们。他们笑我们穷,造不起。我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!”

陈毅放出中国要造原子弹的话,自然大振人心。然而话音方落,金庸就发出了社评《要裤子不要核子》,毫不客气地唱反调。这篇社论激起左派报人的强烈愤慨。待到1964年10月核爆成功,举国欢腾。金庸又继续发表反核社评,自然显得分外不合时宜。

围绕“核子与裤子”争论,香港五大左派报章《大公报》《新晚报》《文汇报》《香港商报》《晶报》先后两次对金庸及《明报》展开批判。

《文汇报》指责他“利用中国人的身份,装成一副悲天悯人的伪善面孔”;《香港商报》认为金庸和明报是:“一小撮别有用心的黄面皮人,做出‘中立’‘公正’之状,挖空心思大骂中国人的‘核自卫’”;老东家《大公报》更是连续发出《揭露最恶毒的反华〈明报〉的画皮》《〈明报〉主笔的罪恶》《〈明报〉何以妖言惑众》等“弦箭文章”。一时间,“汉奸”“卖国贼”“亲英崇美”等大帽子纷纷抛来。

面对凌厉攻势,金庸也毫不畏惧,越战越勇,先后撰写数十篇系列文章进行反击,双方斗得天昏地暗。

这场“核子与裤子”之争引发的笔战,从1963年10月延续到1964年12月底,左派报纸却突然偃旗息鼓。原来是陈毅对围攻明报的做法有异议:“《明报》那个社论,要中国人有裤子穿,还是爱中国人嘛,所以请香港新华社对《明报》的查良镛先生高抬贵手。”这场论战就此结束,金庸也对陈毅有了好感。

金尧如时为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助理,他回忆:

1964年底,去北京开会,与廖承志、陈毅聚餐。席间,陈毅告诉众人,自己是通过内参得知被金庸点名批评的。他的第一反应是:他向我这个吵架出名的外交部长叫战了!他也看金庸社评对他的批评,“也分析他这个武侠小说家有没有点中我的穴道,正中我的要害”,“只要不是不共戴天的仇敌,他若骂得我有道理,我当他是挚友、诤友。”

他首先坚持中国造原子弹没错,赫鲁晓夫和美国都在看中国笑话呢。接着,又承认自己之前讲的当了裤子也要造原子弹,确实有些片面,毕竟穿裤子还是最要紧的事。他说:“老百姓吃不饱、穿不暖,有什么民族尊严呢?国家的安全有什么保障呢?我们共产党有什么伟大、光荣呢?再说,有了核子,没有裤子又怎么打仗啊!”

陈毅认为金庸社评有一半是对的,只是“不要核子”这句话有些片面。“我同《明报》那个查先生的社论、两家的话合起来,就全面了。今后,我们就要努力做到既有裤子,又有核子!我说裤子,当然是个比喻,就是要做到中国人丰衣足食,手上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核子弹。”

显然,陈毅意识到了自己先前讲话有失偏颇。新出之语“既有裤子,又有核子”,裤子在前,表明他对金庸民生当先的理念其实也是赞同的。

二

作为报人,金庸保持着对北京当局的关注。他注意到周恩来最近会见美国“中国新政策委员会”代表团时说:“中国将不会浪费巨额款项用于发展核武器。中国目前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。如果中国没有健全的经济,那么有了原子弹也毫无意义。”

周公的谈话与金庸当年所持观点相近,于是他在1972年2月6日的明报刊发社评《发展经济重于核弹》,指出:

这句话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。周恩来明白的表示,对于中国国家和人民,健全的经济比原子弹更为重要。一九六四年中共第一次试爆原子弹后,本报和此间的左派报纸曾有过一场热烈的辩论,问题牵涉得很广泛,甚至辩论到陈毅所作的旧诗好不好,但中心论点,还是:“对于中国国家和人民,发展经济是否比发展原子弹更加重要?”……。

在一九六四年时,我们全面反对中共制造原子弹。事实上,我们一向强烈反对美苏英法试验及制造核弹,认为这是一种为祸人类的大害。这一个观点我们决不改变,任何国家试验和制造孩弹,都对人类、对世界不利。

接着,话锋一转,金庸承认,时移世易,面对苏联重兵压境,中国拥核对国家人民也是有利的。

那时苏联并未对中国构成严重的军事威胁,和现在的情形颇有不同。那时我们觉得,中国若是只求自卫,常规武器已足够应付。但现在苏联重兵压境,蠢蠢欲动,中国的核子武器虽说尚未到实用阶段,但也已成为制止苏联进攻的一种力量。因此我们对于中国拥有核武器的态度,似乎需要若干修正。如果确如周恩来所言,中共将发展健全经济放在第一位,将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,并不使用巨额款项去发展核弹,所造的核弹仅以防卫为目标,用以对抗敌人的威胁,那么对国家人民未始无利。

可见金庸衡量是非,是以人民福祉为标尺的。金庸对周恩来向来评价很高,曾在其它社评中称周为“稳健派”,赞周“顾全大局维系政权”,“不止是中共和中共政权的大功臣,更是中华民族的大功臣。”其实,政治上金庸自认为属于“稳健派”,倾向于渐进式的改革。于政见上,对周公常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。

三

在社评《我们关于裤核问题的十点立场》中,金庸主张:“核子武器危害人类,不论美苏英法中的,都应当全面、彻底、干净地予以消灭。”

观其反核思想的形成,既有亲历战争之惨酷,目睹屋庐俱焚,尸骨满路,生出的朴素和平思想,又受罗素的反核主义沾溉良多。早在“核子与裤子”之争爆发前,金庸便在《谈〈彷徨与抉择〉》中称自己渐渐脱离左派,成为罗素所主张的理性主义者,几个月后,《明报》即开始连载金庸所译罗素的《人类的前途》​,抨击核武器对人类的危害。在“译者按”​中,金庸称赞:​“罗素的智慧烛照当代,胸襟广博,举世少有人及。”

1972年5月,美苏经过谈判,有望签订控核协议。于是金庸又在当月26日发表社评《人类有前途吗?》,他在其中回忆:

大约在八年前,笔者翻译了罗素所著的一本小册子《人类有前途吗?》在本版连载。这本书的主题是猛烈攻击核子武器对人类的灾害,其中特别忧虑的是,终有一天,几个大国会发射携带核子弹头的人造卫星,一天廿四小时中连续不断的在我们头顶飞来飞去,同时几个大国又会在月球上建立发射核弹的基地,以备居高临下的向地球射击,而拥有核弹的国家将越来越多,大家竞作试验,沾污大气,地球终将不适于人类居住。根据科学知识和当时国际局势而推论,这是势所必然的发展。

可今日却不必如罗素当年那么忧心忡忡,罗素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出现,今后也可能永远不会出现。原因正是:

在这几年中,美国和苏联签订了好几个重要的条约,双方同意:不再在地面作核子试验,以免沾污大气:不得将核子武器供给别的国家;不得在人造卫星、宇宙飞船上携带核弹;不得在太空中的天体上装置核弹。这几项协议,基本上解除了人类所面临的最迫切,最重大的威胁。

目前在莫斯科举行的美苏会谈,据说关于限制战略性武器已达成了协议,不久就可签订条约。……。两国的核弹潜艇和核弹数目冻结于现有的基础上,不得再增。……。这项协议如果终于签成,对全世界人类都是有好处的,对中国也不例外。……。

正是这篇社评发出的当日,美国和苏联签订了《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》。

“核子与裤子”之争是金庸一生绕不过的重要事件。在这场论争中,金庸不畏强势,以一敌五,《明报》销量也节节攀升,到1964年年底,日销量突破七万份,从而有了与《大公报》相抗衡的底气,锐变为一份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受众的香港大报。

这场论争的是非曲直,即使读取两造说词,也难下一个公允的按断。但事件过了一甲子仍能炸出余波,却足以照见时代的面相。愿陈毅、周公和罗素的智慧照进这个风雨如磐的时代。

按:金尧如的回忆,转引自章诗依《将军肚里能撑船——陈毅这样面对金庸的批评》。

1
金庸谈“美国大选”利弊
上一篇

牛阿曾

11
文章
0
评论
178
喜欢

金庸先生为“金庸江湖”网站题词

专题

8

大侠的新袍旧衫

4

牛阿曾:《金庸与湘西》专辑

12

金庸十二钗

15

金庸小说新修版改动

1

金庸年谱

最新文章

悼陈毅赞周公思罗素——核裤之争作结
金庸谈“美国大选”利弊
赵元任、加州伯克利群雄与金庸
古龙势大压金庸:光影称霸与金古并称
1923与1924:金庸百年之际的生日取舍
香港艺术发展终身成就奖得主金庸介绍册页
《笑傲江湖》“论杯” 指瑕
金庸小說在大陸:從粗制濫造到大眾經典
新修版《神雕侠侣》废弃稿——青城大隐
金庸与湘西:牛阿曾回应查玉强

创作年表

猜你喜欢

金庸谈“美国大选”利弊

牛阿曾
840 3

赵元任、加州伯克利群雄与金庸

牛阿曾
1,445 8
1
Copyright © 2025 金庸江湖. Designed by nicetheme.
  • 首页
  • 金庸其人
    • 金庸简介
    • 金庸影像
    • 金庸讲谈
    • 金庸事辑
    • 天涯思金
  • 金庸解读
    • 金典常谈
    • 江湖群侠
    • 情为何物
    • 博识金庸
    • 趣味金庸
  • 金庸版本
    • 版上钉钉
    • 金庸图书馆
  • 金庸影视
    • 观影谈金
  • 社评里的金庸
  • 地图
  • 琅嬛

搜索

  • 笑傲江湖
  • 金庸十二钗
  • 版本
  • 金庸
  • 大侠的新袍旧衫
  • 倚天屠龙记
  • 金庸与湘西
  • 日月神教
  • 天龙八部
  • 女子

牛阿曾

11
文章
0
评论
178
喜欢